bt365游戏平台办公室关于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
天政办发〔2018〕1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7〕132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以创新为动力,以“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为发展方向,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发展路径,通过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建筑业与建材业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消化社会过剩产能,保障建筑质量安全和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带动建材、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一)发展目标。积极编制完成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规划,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技术标准体系推荐规划。到2020年,建成装配式建筑集群产业园,建成一批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以试点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初步建成全市产业布局合理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逐步形成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城市规划区内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8%,积极争创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到202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科技支撑体系、产业配套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市场推广体系。在逐年提高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的基础上,全市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5%。
(二)基本原则
1. 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强化政府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职能,县区协同推进,各有关部门形成合力,通过行政机制逐步推行建筑产业现代化,并加强监管,保障施工质量和居住安全。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行业广泛参与,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2.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照“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突破到多项集成”的步骤,以建筑产业化市场为导向,优先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积极推进钢结构(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厂未建成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钢结构)。
3.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借鉴发达地区的装配式建筑成功经验,开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有计划分时序加快产业链中各产业项目建设。鼓励应用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技术,打造集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于一身的精品工程,提高管理水平和建设效率,注重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的发展,全面提升建筑品质,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示范项目试点,发挥引导促进作用。到2020年,在装配式产业园区建成一批以绿化建材、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项目。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优先在秦州区、麦积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示范试点。通过试点,总结适宜我市的装配式建筑工艺、技术,探索形成我市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标准和监管体系,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激发市场主体的内在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可度,引导我市装配式建筑有序发展。
(二)抓好项目建设。自2018年起,首先在秦州区、麦积区对政府投资或主导的文化、教育、办公、卫生、体育等公共建筑以及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城市综合管廊等项目建设中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鼓励1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项目、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大型公建、商品住宅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建造。大跨度、大空间、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市政桥梁和公共建筑,积极推广应用钢结构。
试点期(2018年—2020年),到2020年底,城市规划区内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8%。
推广期(2020年—2025年),到2025年底,力争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5%。
(三)培育龙头企业。培育3—5家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企业。扶持有条件的大型钢铁企业、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企业和有一定影响的建筑材料及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发展成为装配式建筑产业龙头企业。
(四)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装配式建筑项目优先采用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设计-施工(D-B)总承包等项目管理模式。具有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和经验的企业(包括设计、施工、开发、生产企业单独或组成联合体),可以承接EPC工程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实施时具体的设计、施工任务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招标人可采用竞价预选招标或竞价批量招标方式,择优选择工程总承包单位。
(五)提高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重点研究开发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围护结构体系、填充体系、部品体系及其新型墙体材料、一体化装修设备及材料;大力发展应用于内外墙的集保温、隔热、隔音、承重一体化复合多功能墙材,鼓励扶持一批有一定影响的本地建筑材料及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积极引进外地有实力的绿色建材企业投资建厂;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发展成为绿色建材龙头企业,推广应用高性能节能门窗、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新型墙体材料,鼓励装饰与保温隔热材料一体化应用,依法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质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采用安全、绿色、环保的装配式建材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配套,覆盖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质量安全、装配施工、检验检测、竣工验收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地方技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编制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装配式建筑发展。补充完善装配式工程造价和定额体系。
(二)提高设计支撑水平。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设计单位应当转变设计理念和方式,实现装配式建筑一次设计,减少二次拆分。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生产、运输、吊装等实际情况,强化对装配式建筑建设全过程指导服务。
(三)培育工厂化生产能力。引导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及产业园区在我市范围内合理布局。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产品规格品种,促进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清洁生产,优化物流管理,合理组织配送。积极引导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生产装备机具,提高自动化和柔性加工技术水平。
(四)发展适用施工技术。引导施工企业推广应用满足装配化施工的施工设备、机具,重点研发应用施工安装成套技术、安装防护技术和施工质量检验技术,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施工质量和建筑安全防护水平。以试点项目为依托,鼓励施工企业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应用结构工程与分部分项工程协同施工新模式。支持施工企业总结编制施工工法,提升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
(五)落实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施工图送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涉及预制装配率变化的,需送原审查机构重新审图。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政府批文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品种和规格、主要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质量和安全的保障措施等,形成设计专篇。监理单位要加强对预制构件的检查,在监理合同中明确实施驻厂监理的内容,做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审查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经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做好有关质量安全培训工作。预制构件应具有生产企业名称、制作日期、品种、规格、编号等信息的出厂标识。出厂标识应设置在便于现场识别的部位。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预制构件生产地不在天水市时,其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检测可就近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实施。
(六)强化政府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当根据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特点,建立与装配式建筑特点相适应的验收监督制度,加强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监督抽检工作前移,采取进厂抽检和飞行检查的方式,加强对工厂生产环节涉及的建筑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成品构件的监督检查力度。
(七)推进住宅全装修。倡导工业化装修方式,实施土建和装修一体化,鼓励采用菜单式、集体委托方式进行装修,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现代化装修相统一。建筑产业化项目实行一次性装修到位,在交付使用时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装饰、管线及终端安装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
(八)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改革招投标制度,推行设计、施工、构件生产一体化总承包模式,给予具备建筑产业化施工能力的企业优先中标权。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定期公布贴近市场实际的工程造价指标。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超出现行标准的结构体系安全性等依法进行审查或论证,严格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装配式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完善项目设计、部品制造、施工和运营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
四、支持政策
(一)强化用地政策保障。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强化用地保障,在立项、规划、供地等方面给予优先审批。
以招拍挂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应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出让前要在土地出让文件中予以注明,出让后应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相关要求。
对以划拨方式供地的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由住房保障、发展改革部门分别在项目认定和审批阶段,明确是否实施装配式建筑的意见,国土资源部门将该意见作为土地供应的条件之一。
对土地出让合同或土地划拨决定书未明确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住宅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主动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建造的,经市建设局核实确认,项目预制外墙和叠合外墙的预制部分可不计建筑面积,但不超过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建造的建筑地上总面积的3%”。国土资源部门核验土地时,对建筑面积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核验,对不计算建筑面积的预制外墙等,不计入出让合同约定总面积。销售住宅及办理产证时,根据现行房屋测绘规定执行。
(二)加强产业政策扶持。支持生产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及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部品部件,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提高服务型制造的能力。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建筑模式实施的商品房工程,施工部位达到±0.000时,可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制定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减免政策。对购买装配式商品住房和成品住房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金融机构按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给予支持。鼓励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积极申请建筑施工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对装配式建筑开发和施工企业,优先办理资质升级、延期。对引进的省外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积极协调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项目,优先支持评奖评优评先。对运输超大、超宽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钢筋加工制品等的运输车辆,在物流运输、交通畅通方面给予支持。
(三)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各级政府应积极整合资金,创新投入方式,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对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示范项目、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支持。发挥建设行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发起组建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各类基金,按照市场运作模式参与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四)实施税收优惠减免。符合《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税收优惠目录》的墙体材料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装配式成品住房发生的实际装修成本按规定在税前扣除。企业为开发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条件的除可以在税前列支外,并享受相关优惠加计扣除政策。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转让、开发、咨询、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市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建设、发改、国土、规划、财政、科技、工信、地税、商务、交通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整体推进全市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建筑产业化日常工作。各县区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各部门职能。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建筑产业化发展目标,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建设部门负责建筑产业化的统筹协调工作并抓好落实。发改部门负责立项阶段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国土部门负责按照建筑产业化发展目标要求,保障建筑产业化项目用地,并依据规划、建设等部门的具体要求在招拍挂文件中予以明确。规划部门负责在规划审批环节提出按规定比例落实建筑产业化项目要求,严格把关。财政、地税部门负责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支持建筑产业化工作。充分发挥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协会作用,推动我市积极争创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
(三)完善专家论证组织机制。组建建筑产业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包括公务人员和非公务人员。公务人员委员实行部门资格制度,由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组成,非公务人员委员由建筑产业化领域的专家组成。建筑产业化专家委员会负责参与研究和制订建筑产业化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科技项目的选题论证;负责承担技术标准研究、试点项目评估、新技术和新工艺论证、部品认证、住宅性能认定等建筑产业化相关技术服务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作为项目享受各项优惠激励政策的主要依据。
(四)开展技术培训。加强对各类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培训,举办技术研讨会、现场观摩会和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各类人员业务素质。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建筑产业化相关课程,鼓励院校和有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建筑产业化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职业技术人员,推动建筑行业技术进步。
(五)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在报纸、电视、电台与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引导企业和市民树立良好的节能意识、正确的产业化建设和消费观念,提高社会各界对建筑产业化的认知度,形成全民共同参与建筑产业化的良好社会环境。
bt365游戏平台办公室
2018年1月25日